香港國際教賢學院講座

香港國際教賢學院是非牟利機構於一九九七年二月十九日正式成立。冀盼倡導及弘揚基本人文價值,努力建設一個公平、誠實、公正、關懷的社會,使人們不但能和諧相處,並能建立崇高的道德標準。
學院初期工作在於提供道德教育給教師。教師們極需要基本人文價值課程,品德的培育、倫理、領袖和道德教育以支持他們傳道解惑而非只授課教人讀書考試合格的科目。往往家長行為舉止正是身教,養成良好的態度和行為,對兒童及青少年道德倫理有著巨大影響。因此學院便和學校的家長教師會提供課程與家長。學校復課後感謝香港國際教賢學院導師林榮鈞博士撥冗蒞臨講學,惇誨教賢,啟迪後生。林博士主修哲學,現為香港中文大學天主教研究中心主任。
課堂以生死學為楔子,讓同學思考及在紙上寫上死前想做的事,何時想死,怎樣死亡等。同學皆用心書寫,踴躍討論。提出自己意見的同學多有生活目標,希望完成後才大去。而且表現成熟,有責任感,願意照顧他人後才為死亡作準備。林博士用二十世紀法國存在主義學者卡繆的《薛西弗斯的神話》中開卷為題:「真正嚴肅的哲學議題只有一個:那就是自殺。判斷生命值不值得活,就等於回答了哲學最基礎的問題。」與同學討論為什麼生存。彼借用卡繆所言,一旦一個人意識到自己除了苟活之外還有自殺的選項,但仍選擇不要自殺,那麼這個人就是有意識地選擇了生命——他或她本人的生命。他跨出了第一步,準備接受「存在」賦予他的所有責任。他之所以「在」,是因為他選擇了「存在」。換句話說,他開啟了自我創造的終生任務。又從《薛西弗斯的神話》中的主角日復日往上推著大石頭,結局永遠是石頭會再滾下來,又要重來一次。提出他的人生真沒成就感,只有著永恆的痛苦?同學的回答,如果他享受過程並不重視結果,他是快樂的。這與卡繆於文末寫道:「我們應該要想,薛西佛斯是開心的。」是一致的,同學思想成熟可見一斑。最後林博士以電影「大隻佬」片末闡釋因果,帶出同學活在當下,應熱愛生命,珍惜自己的選擇,每個決定皆是因,是以成就未來的果。


第二次課堂則以美國近日種族歧視問題引導同學討論,原來歧視因由是不同,而背後自我優越感更會做出欺凌行為。讓同學反醒自我,學習從心尊重別人,體驗生命價值。繼而帶出多元智能理論,強調每個人天生都有獨一無二的智能組合天賦。過往的智力測試,過度偏向單一類型的智能定義,只能預測學生的在校成績,無法預測同學未來在各領域的成就。美國哈佛大學教授Howard Gardner於1983年提出多元智能理論,摒棄過去對智力狹隘的定義,認為多元智能組合智力正是在生活中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多元智能小測驗及討論,令同學認真理解每人個別差異,放下偏見,重視個人的特殊價值。明白開放的社會需要不同能力的人,故此差異並不是歧視欺凌的理由,反而是尊重的開端。